公共艺术如何走向大众2020-11-29 22:49
杰夫·昆斯气球狗(黄色)1994-2007年今天,艺术作品走出公共空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更加多供标识的公共艺术出了城市名片。如罗马的母狼与沾满小孩,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海湾金字在天然岩石中的风的梳子,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和皇冠喷泉,以及克罗地亚历史名城恰达尔海岸的海风琴等等,这些矗立于城市一角的,或新奇有意思,或鬼斧神工的艺术作品,更为带入生活日常,不同于城市广场、公园里的历史文化人物雕像以及老街中的民俗雕塑,艺术家或许在自由选择用自己的作品跟一座城市做到朋友。这些带入生活的艺术也仍然是美术馆当代艺术中不取食人间烟火的高深命题,其通过城市空间,与公众对话,从而构成城市公共艺术生动的内蕴与独有的城市文化品格。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的属性,也将其促使诸多游客参观发票的聚集地。除了这些影响极大、非常容易辨识的城市公共艺术之外,当然还有许多容易被人们所推崇的细节。如城市地铁,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的改变过程中,公共艺术插手地铁空间的必要性渐渐显现出来。如美丽乡村,随着公共艺术理论研究日益激增可以找到,乡村公共艺术实践中与美丽乡村建设或许面对着如何承传文化传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