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到深处自然多彩2021-12-31 22:49
前进后藤映则图片由中央美术学院、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设计网络平台获取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你否仍不会被诸如“艺术‘白科技’,3分钟合体的‘飞行中汽车’”“脑洞——人工智能与艺术建构”之类的标题更有?预示着“数字革命”在过去40年的蓬勃发展,科技早就渗透到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各个艺术范畴,展出上AI、AR、VR、肉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已屡见不鲜,近年来艺术家们又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触角伸延到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上,这一系列变革给传统艺术家明确提出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带给了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白科技”如何跑出其固有的领域与艺术从跨界南北深度融合?它在带给改版奇的观展体验之外,还能否启动时更加深刻印象的思维,唤醒人类情感上更加深层的对此? 近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三届EAST-科技艺术季在中央美术学院启动。本届科技艺术季以“新时代的全球科技艺术全景”为主题,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协同展开。活动还包括3场学术会议、4个展出、4场工作坊及若干场讲座,邀来自12个国家的50余位艺术家、理论家、科学家及30余家著名科技企业代表,辨别全球科技艺术近期研究成果和近期创作成果,交流和辩论全球科技艺术教育的涉及经验和方法。 跨界,带给各种有可能 “整个艺术的发展跟科技仍然是密切相关的,从摄影到电影的发展史既是一种材料科技的革命,也是一种石刻技术的革命,所以技术史跟艺术史只不过根本都不可分割。”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说道,雕塑领域很早已发展出有了动态雕塑,它是由可编程的矩阵操纵的,各种感应器的重新加入让它沦为交互艺术、对话艺术,而当视频艺术遇上互联网之后发展出有了网络艺术,就是网上的对话艺术,网上的对话艺术累积出有数据渐渐又沦为数据艺术,在这个基础上又发展出有了跟人工智能有关的艺术,也就是我们说道的AI,AI到了城市变为智慧城市,继而伸延到智能生产领域,又派生到生物艺术、生态艺术,其中大量牵涉到到零能耗、节约能源、环保、环境友好型技术或者是生物友好关系型材料,因此,难免会发展出与新技术、新材料涉及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