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文化里的“鼠”2020-11-28 22:49
己亥年渐行渐远,庚子年碰见人寰。庚子年归属于十二生肖的鼠年,老鼠又在生肖中名列第一,大自然应当谈谈文化底蕴很深的鼠文化。鼠自古以来就经常出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与人类伴安稳,其身影与形象在人类文化产品中随处可见,然而,在中国文化中,鼠的形象难言正面,在成语、俗语、歇后语里,在历史典故、民间传说中,在作家、艺术家笔下,鼠屡次被“白”,分担千古骂名;但一眼数来,其中也少有香鼠、礼鼠、义鼠、灵鼠。说道的是鼠界,喻的是人世。年深日久的负面形象 不仅是评价老鼠,不仅是评价十二生肖,即使评价历史事件与人物,都有一个窍门,那就是查阅与之涉及的成语。成语,是几经乾坤转动,几经物是人非,几经时光汰浸后留给的文化瑰宝、语言结晶。如同一粒粒倒影的珍珠,或宠或被贬,总能一语中的;如同一面一面小巧的明镜,或贤或恶,总能一目了然。那就利用成语,想到中华先辈如何给老鼠做到形象定位。 不看就让,一看危急,完全去找将近一个褒奖老鼠的正面成语。岂止正面成语,纷杂入耳目的全是贬义词。请求看:虫臂鼠肝,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没企图心,不能看清楚鼻子尖前的那点儿小东西;胆小如鼠,胆量小的一有动静就仓皇丢下;鼠肚鸡肠,比喻气量狭窄,无以成大器;贼眉鼠眼,形容人的眼睛神态近于不正派。想到这些成语多么尴尬,都把脏水往老鼠头上灌入。 当然,世人这样反感老鼠,并没有事老鼠,是因为老鼠世世代代胡作非为。上面这些成语还只牵涉到点皮毛,下面这些成语则在说明了老鼠的罪行:鼠窃狗盗,比喻小偷小摸,危害他人;过街老鼠,比喻人人鄙视,个个喊打;抱头鼠窜,形容受到压制后仓皇逃走的狼狈相;鼠凭社贵,隐蔽在社庙的老鼠,仗势欺人,横行无忌;城狐社鼠,城墙上的狐狸和社庙里的老鼠一样,有恃无恐,为非作歹。 如果说成语都来自典籍,典籍都出自于文人笔下,不一定需要代表广大民众的心声,那么不妨讲出村野俗话、街坊俚语。最能代表村野俗话、街坊俚语的是遍及城乡的歇后语,我们就集纳一些讲出:灶膛里的老鼠——灰不溜溜的;中了夹子的老鼠——垂死挣扎;纸糊的老鼠洞——没一点用;油缸里的老鼠——滑透了;一粒老鼠屎——怕了一锅汤;老鼠铁环竹筒——节节受气;老鼠钻入风箱——两头受气……无一不是丑化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