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语境下中国画院的自处与责任2021-01-31 22:49
中国当代艺术不存在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颇受诟病,华而不实的伪传统、西方样式的拿来主义和做作重新组合,以及过度的市场投机色彩和洪水泛滥的观念艺术等等,或许并没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渐渐发展而有所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在中国这个类似的艺术环境与历史进程中,艺术本体的自我建构、调整、修缮和发展能力或许有些先天不足,而这种先天不足在今天面对着更好挑战和不确认因素。如果说中国早期的艺术先行者们最少还保留一种大力的、比较纯粹的艺术理想,那么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观念艺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洪水泛滥背景下标准的恐慌、定义的实质和话语权力的多元与模糊不清等因素的不断扩大,中国当代艺术所面对的困境不但有源于百年前的先天不足,更加有今天错综复杂的现实制约。曾多次的理想主义早已显得廉价,甚至沦落嘲讽的对象和投机主义者的遮羞布。这是一个观念主导的时代,既为那些具有灵敏的洞察力和感知力的艺术家获取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也为不少擅于投机的“南郭先生”获取了有效地避难。不管某些艺术家的原意和思想深度如何愚蠢,好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语汇本身具备很大的内涵和阐述空间,只要不是套用得过分离谱,它们所包括的中国(东方)式的领悟在与当下艺术的认识和对话中依然需要心态地构成某种与众不同,只是这种与众不同有可能连艺术家本人都意识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