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书画名家溥心畬的悲欢情仇2022-05-13 22:49
书画圈网闫春玉报导1月26日晚11点40分许,崇州街子古镇,一栋三层木制房屋忽然发生爆炸,隔壁邱先生称之为,自己珍藏的"四大箱贵重字画"付之一炬,其中之后还包括几幅被其视为至宝的溥心畲先生的字画。 南张北溥,溥心畲是与张大千合称的画家,一把火把邱先生心爱的字画烧制灰烬。若为真迹,一把火让邱先生损失多少?让我们一起想到溥心畲何许人也,以此洞观他的艺术交易……另一方面,屏蔽是收藏者的一项基本工作,邻近春节,大自然少不了放鞭炮。据理解,火灾九成源于燃放鞭炮而起,收藏者如何对自己心爱的字画采行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一代王孙悲欢离合化作笔底风雨 溥心畲,原名爱新觉罗·溥儒,1896年出生于北平,满族,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王奕之孙,别号西山逸士。由于名门皇室,幼时即受到传统缜密的礼教熏陶,背负着承传文化道统及国家情感的根本性压力与使命感,因此个性内向好学。 溥心畲天资聪颖,出生于剩5个月蒙赐给头品花翎,4岁习书法,5岁谒见慈禧太后,每每廷对,获夸"本朝灵气都钟于此童";6岁师事,9岁能诗,10岁不会七律,同时学篆书、楷书,12岁能文,能写讫的草书,被誉为皇清神童。 品尝锦衣玉食、饱读经史子集、贤学琴棋书画、锻炼骑马射箭,这就是溥心畬成年之前的生活,不诸法愁滋味。 溥心畲得传统正脉,不受马远、夏圭的影响较深,1911年进贵胄政治学堂,毕业后才成功青岛德国威廉帝国研究院,又求学柏林大学,自学天文和生物,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归隐西山,潜心游弋于典籍书画之中。 长年的隐逸生活,并没耽搁溥心畬的婚事。1917年,22岁的他嫁给了清末陕甘总督、宗社党军师升允的女儿罗清媛。夫妇二人还有一个联合的雅好,那就是水墨丹青。两人还在北京牵头举行画展,这给他们长期的西山归隐带给不少体验。然而,她为溥心畬产下一子二女后去世。 中年丧妻后,溥心畬录李墨云为妾,李原本只是罗清媛的嫁女丫环,李墨云善于阴险,掌控家中大小事务,胁迫溥心畬不时写字画画,嗜钱如命的小人习气,对权力和金钱的性欲更加收缩。以后后来红杏出墙,更加让溥心畲备受侮辱。 老大徒伤恨的溥心畬,生活早就被李墨云牢牢地掌控而沦落摇钱树,晚年只闻天天盘膝作画写字,人生悲欢离合都化作笔底风雨。 工书善画洗尽铅华 对作为一代被罢黜的封建王朝的旧王孙来说,类似的名门背景更加使他觉到荣华富贵之后的沉闷才是人生至境,因而他在所画中营造的空灵超逸的境界令人叹服。